咨询热线:400-0618-121
时间:2021-06-02 17:32:59内容来源:自会计财税编辑:
农村低保标准是什么?
在农村,大多数农民的收入都很低。如果他们真的很难生存,他们可以向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并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津贴。
农村低保标准
什么是低保
农村低保是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中国公民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的援助。直白的说明是低保等于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最低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最低保障。
农村低保制度
中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其实早于城市。只是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的固定束缚和农村税改革的影响,这个制度的建设一直很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在全面了解农村贫困家庭底数的基础上,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贫困家庭救助制度,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正因为这种创新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国人民低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普遍调动,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04年为止,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只有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浙江、广东两省,而且维持了很长时间。
2004年以后,发展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当时,福建、辽宁、江苏三省发布相关文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达到1206个,2005年吉林、四川、河北、陕西、海南5个省,建立该制度的县(市、区)总数增加到1534个,2006年前11个月,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肃、湖南、山东、重庆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建设行列,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数达到1791个。目前,中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数达1262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达70馀元,1~9月人均补助差额达41元,1~10月农村低保开支达28.5亿元。
农村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保障对象是家庭年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所有中国公民,只要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援助。
。免费获取方案报价
免费联系电话400-0618-121上一篇:公益性岗位与社会保险补助金的区别
下一篇:报税软件,的优势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