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微博
  • 自会计微博

抖音
  • 自会计抖音号

400-0618-121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税资讯 > 代账软件

国内企业都怎么进行专利战略决策?

时间:2021-07-02 18:10:45内容来源:自会计财税编辑:

专利战略的选择与企业的技术实力、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企业的技术、经济实力不同,采用的专利战略也不同。一般来说,专利战略主要分为二种:

一是进攻型专利战略;

二是防御型专利战略。  

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技术上处于领先优势的企业通常采用进攻型专利战略,即利用与专利相关的法律、技术、经济手段,积极主动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及时申请专利取得法律保护,抢先占领市场,维护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占主动的优势地位和垄断地位,以获得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就是利用专利阻止竞争对手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通过诉讼打击竞争对手或者收取高额的专利许可费,让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后就是纯粹利用已有的自己不会实施的专利收取额外的专利许可费。  

现在国外各大跨国公司实施的就是十足的进攻性专利战略。例如IBM,一年的专利许可费就可收入20亿美元。这样的企业基本上用不着专利防御,因为它拥有的巨大的专利库,具有专利阻吓功能,没有相当专利储备的企业不敢起诉这样的公司。2003年美国的SCO起诉该公司侵犯了专利权,换来的就是一大堆的侵权反诉。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让你一辈子为你的起诉决定后悔,但愿自己从来就不认识“专利”两个字。

 

经济实力较弱、技术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常采用的是防御型专利战略,即利用对专利技术的二次开发、技术引进、专利对抗、专利诉讼等方式抵御竞争者的专利攻势,打破竞争者的技术垄断,以改变自己在竞争中的被动劣势地位,捍卫和开拓自己的市场。  

韩国、中国大陆的企业现在基本上处在这个阶段上,所区别的是韩国的企业已经有了相当的专利储备,而且有了专利战略和专利战的“实战经验”,而中国企业的状态却是在知识产权储备上一贫如洗,极少有企业制定了专利战略。可以说,中国的零专利企业制定的只能是纯粹的防御战略,在这样的战略中,法务人员是专利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主角。  

两种基本分类以外,还有一种就是混合型专利战略,攻中有守、守中有攻,韩国的一些企业实施的就是这样的战略。例如韩国的LG,一方面它面临美、日企业的专利进攻压力,一方面也参加6C对中国企业索取专利费的活动。在专利文化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专利战略上纯粹进攻和纯粹防守的企业不多,大多是混合型的。  

对中国企业来说,跟进型的专利开发战略也值得推荐。正如跟进型的营销战略一样,跟进专利战略也可以规避经营危险,减少资金投入,同时又能获得相当的利益。由于资金和经济实力有限,中国的企业没有必要开发领先的专利技术。在研发方面只要跟着主流技术走,开发主流专利技术的外围专利,然后寻求交叉许可,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  

与跟进型的专利开发战略相配合的是技术引进战略。中国大陆企业在专利技术开发战略中,应将技术引进(包括专利许可和专利收购等)放在突出的位置。企业适时引进技术,能够缩短与技术领先企业之间的距离,节省研究开发经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如美国杜邦公司为发明尼龙用了11年时间,耗资2500万美元,而日本东丽公司引进该项专利技术只投入了700万美元,投产后2年内却净得利润9000万美元。  

但企业也不应采取单纯引进的方式,应在引进技术中实施跟进型的专利开发战略,以达到“以小制大”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经验很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日本在二战以后从一个战败国迅速发展成现在的经济强国,就是成功地运用跟进型专利战略的结果。在五六十年代,日本主要采用的是购买、引进等防御型专利战略并大量申请改进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外围专利,它们大部分是作为“专利篱笆”而出现的。“专利篱笆”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原企业基本发明完成后如果忽视以后的开发,基本专利的权利就会变成孤立状态,会受到改进发明或应用发明的侵入,被日本企业的“专利篱笆”包围起来。无论是改进专利还是实用专利,只要应用适当,也具有不次于基本专利的威力。在制造某种专利产品或采用某种专利方法时,如果必须采用这些外围专利的话,那么在此时,“专利篱笆”具有强大的威力。  

这一战略使日本科技得到迅速发展,到八九十年代,日本根据其本国发展实力,调整了专利战略,变单纯防御型为攻、防结合型。这些专利战略的成功实施,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科技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的要求。

免费获取方案报价

免费联系电话400-0618-121